设计并制作一个同轴电缆长度与终端负载检验测试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如下图所示。待测电缆始端通过电缆连接头与装置连接,电缆终端可开路或接入电阻、电容负载。设置“长度检测”和“负载检验测试”两个按键,用以选择和启动相应功能。负载电阻值范围:10Ω~30Ω,电容值范围:100pF~300pF。装置由不大于6V的单电源供电。
(1)装置能够显示工作状态、电缆长度、负载类型、负载参数,显示格式见下表。
(2)电缆长度1000cm≤L≤2000cm、终端开路,按“长度检测”键启动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并显示电缆长度L,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
(3)终端开路条件下完成电缆长度检测后,保持L不变,在终端接入电阻、电容中的一种负载,按“负载检验测试”键启动检测,装置能够正确判断并显示负载类型,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
(1)提高电缆长度检测精度:电缆长度1000cm≤L≤2000cm、终端开路,电缆长度检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
(2)终端开路条件下完成长度检测后,保持L不变,在终端接入电阻、电容中的一种负载,按“负载检测”键启动检测,装置在正确判断负载类型的基础上检测并显示负载的电阻、电容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
(3)减小电缆长度检测盲区:终端开路时,在满足电缆长度检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的条件下,减小能够检测的电缆长度至L≤100cm。
(1) 装置应包括信号源和测量处理电路两部分。根据测量方法采用合适的激励信号,在电缆始端测量入射、反射等信号并做处理,计算所需检测的参数。
(2) 被测同轴电缆由参赛队自备并在参加测试时带入现场,事先需自行测量电缆总长度,至少一根电缆长度不小于2000cm。电缆始端所接插头类型自定,终端可在芯线和屏蔽层间方便地接入负载。电缆应允许盘绕,测试过程中除按指定长度截短电缆和接入指定负载外,不允许再改变电缆的其他状态。
(3) 作品测评过程中,除按“长度检测”、“负载检验测试”一键启动相应功能外,不允许对装置进行其他任何调整和操作。
(4) 题目中检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 ,电阻、电容的实际值使用LCR测试仪测定。
(5) 发挥部分(3)能检测的最小长度L≤100cm得满分,L≥1000cm本项不得分。测试时由参赛队指定测试长度,在此长度附近测量并进行精度验证,电缆长度测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5s认为满足规定的要求,并认定该长度有效。
根据传输线理论,在电信号的波长与传输信号的导线长度可以比较的情况下,由于导线内存在电磁波的反射,导线内不同距离上的电压与电流将与导线终端接入的负载(开路、短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负载)有关,与输入电信号的频率有关。
分别是传输线中信号的角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相速度)。所以βl= 2πl/λ表示传输线内关于信号周期的空间距离,即空间相位。
、以及信号频率ω,即可根据上式得到传输线长度、终端阻抗、输入阻抗三者的关系。其中一个最有用的特例是:当传输线时,传输线始端的阻抗为
=0,即信号似乎被短路了。若终端阻抗不为0,例如接入电容,则始端看到的阻抗将是一个电感,其感抗与电容容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常见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有50Ω与75Ω两种)。
启动检测后,控制高频信号源从低频开始慢慢地提高测试频率(扫频),同步读取电缆始端的电压u2,记下出现第一个u2的极小值时的测试频率f
(由于电缆以及测试装置的非理想特性,电缆输入端的阻抗不可能达到0,只要观察到极小值即可),此时电缆的长度就是该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电缆长度:
,读出两个电压u1、u2的幅度及其相位差,在已知电阻R的条件下可计算电缆输入端的阻抗
m/s,题目要求测试的电缆长度为20m~1m,按照电缆长度等于测试信号四分之一波长推算,对应的测试频率是2.5MHz~50MHz。测试装置中信号源的输出信号频率应该大于这个范围,且应该是纯正的正弦波,采用DDS芯片构成的高频信号源应该是最合适的。
2、市售的同轴电缆有50Ω与75Ω两种,但实验室常用的高频仪器都是50Ω的,常见的接插件也是50Ω的,所以选用的电缆应该是50Ω的。
3、为减少阻抗不连续的影响,电缆的接插件、信号源输出端串联的电阻等都应该是50Ω。两个电压采样的缓冲放大器应该选用高输入电阻、输入电容极小的集成放大器。且这一些器件均应尽可能靠近电缆的接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