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通”助力中国文化走进非洲

来源:爱博平台   更新时间:2024-12-28 12:28:45点击次数:589次
中国发起“万村通”项目,为非洲20多个国家的村庄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中国发起“万村通”项目,为非洲20多个国家的村庄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02四达时代负责技术落实,提供电视机和卫星电视信号接收设施,传播中国价值观和优秀文化。

  在肯尼亚西部的奥丘奥加村,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条显示着“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的英文。这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再换台还能够正常的看到地方电视台、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中国风光片、功夫片频道、印度电影和中国电视连续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或其他西方国家的英语电视台则没再次出现在频道列表中。

  卫星电视将大世界带到了维多利亚湖畔的这座小村庄里,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北京的世界观。

  村子里许多房屋的房顶上都架着有些褪色的卫星电视天线,上面能看到“中国援助”的英文标识。

  中国发起“万村通”项目:在非洲许多偏远地区为住户、学校、医院和其他公共机构免费安装卫星电视。2015年,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承诺,为非洲20多个国家的村庄提供卫星电视。2019年,尼日利亚通信部长兴奋地说,村民们现在有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尽管那扇窗户明显是朝东开的。总部在北京的四达时代负责在技术上落实这一计划,提供电视机和卫星电视信号接收设备。

  对中国来说,这项计划是一种推广“软实力”的工具,为的是增强其他几个国家及其人民对中国的认同,增强对北京的好感。为此,中国在非洲多管齐下。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分社遍布非洲,每隔几分钟就会发布一批有关中国发展计划和文化活动的消息。每年有数千名非洲记者被送去中国参加交流项目。

  “万村通”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四达时代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西方电视台只服务于精英,四达时代提供的节目则专注于普通村民的关切,传达靠艰苦奋斗实现崛起的价值观——以中国为榜样。

  “万村通”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非洲人对中国的看法有变化吗?卫星电视在非洲农村推广得怎么样?

  在奥丘奥加村,兼任村长的酋长对此感到满意。他感叹道:“这是个了不起的计划。”

  酋长家中就装上了卫星电视天线。几个人争相调台,他的小女儿想看宝莱坞电影,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邻居想看功夫片,他的大女儿想看中国电视连续剧。大女儿说:“中国看上去很先进,比我们强。我因为影片钟爱这一个国家。那里的人友善而英勇。”

  酋长说,在他的村子里,“万村通”项目让中国赢得更多尊重。他说:“孩子们耍起功夫片里的动作,将中国人视为英雄。”

  尼日利亚研究者纳梅卡·乌梅杰伊深入研究中国在非洲的宣传,也考察了中国在非洲多国的卫星电视计划。乌梅杰伊发现,非洲用户喜欢看光鲜亮丽的纪录片和电视连续剧——并还有功夫片。他认为,中国由此已经在许多地方实现了目标。在对“万村通”项目用户的大量调查中,乌梅杰伊注意到一个变化:村民们以前对中国持较为批评的态度,认为中国是廉价商品产地,但看电视增加了他们对中国的好感。这位研究者说:“‘万村通’项目的频道始终在传达中国的正面形象,这奏效了。”

  46岁的米莉森特·奥图卡坐在家里的椅子上。她家的地面和墙壁都是黏土的。一只母鸡带着小鸡在她的双足间走来走去。她的小屋是美国公益组织出资建造的,但电视机播放的是中国节目。

  奥图卡说,她13岁的儿子喜欢看功夫片。她说:“他想像中国人一样,他也真的很想去中国。”这位母亲对功夫片不感兴趣,她更喜欢看肯尼亚的电视台。但中国武术和言情片似乎在年轻一代中特别受欢迎。奥图卡家几百米外就是村里的小学。当三年级学生被问到是否看中国影视剧时,几乎所有人都举起手。有些孩子跳起来飞踹并高喊:“他们打得线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新华社)

  本文由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0月29日发表,原题为《中国为何向非洲万座村庄捐赠了电视机》,作者是黑尔纳·霍夫曼。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2020 爱博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61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