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斗导航天线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分析报告

来源:爱博平台    发布时间:2024-09-18 23:47:22
产品详情

  北斗导航天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如何?未来北斗导航天线行业发展空间有多大?目前中国已形成由基础产品,终端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国产厂商。天线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替代份额达90%。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绝大部分北斗天线为右旋极化陶瓷介质,其组成部分为:陶瓷天线、低噪音信号模块、线缆、接头。其中陶瓷天线也叫无源天线、介质天线、PATCH,它是北斗天线的核心技术所在。一个北斗天线的信号接受能力,大部分取决与其陶瓷部分的成分配料如何。北斗导航天线低噪声信号模块也称为LNA,是将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的部分。其元器件选择也很重要,否则会加大北斗信号的反射损耗,以及造成噪音过大。北斗导航天线的选择也要以降低反射为标准,保证阻抗的匹配。

  借由此次发射,中国的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顺利在全球垄断市场中凿开了一个口子,实现了中国的又一个全面技术自主。

  目前中国已形成由基础产品,终端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国产厂商。北斗导航天线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替代份额达90%。高精度天线国内市场中国产替代份额达90%;销量上看,北斗天线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海积信息、深圳华信(北斗星通)、金乙昌、嘉兴佳利(北斗星通)等。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北斗导航天线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

  《中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十年间,我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经了起步阶段、成熟阶段和全球化服务阶段,北斗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北斗应用深度持续增强。目前,我国北斗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家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很多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27万台/套,同比增长46.93%,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

  比如在电力系统,它对自主可靠的定位、授时有着非常高的需求。目前,国内电力系统已推广应用北斗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各类终端超过38万台/套。

  军事领域的精确制导、无人驾驶技术、精密农业、民航飞机高精度起飞降落自主导航、超大工程定位……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渐完善,一个千亿级北斗导航天线市场正待爆发。

  北斗天线有四个重要参数:增益(Gain)、驻波(VSWR)、噪声系数(Noise figure)、轴比(Axial ratio)。其中特别强调轴比,它是衡量整机对不同方向的信号增益差异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卫星是随机分布在半球天空上,所以保证天线在各个方向均有相近的敏感度是很重要的。轴比受到天线性能、外观结构、整机内部电路及EMI等影响。

  北斗导航天线的常用形式有交叉偶极子天线、微带贴片天线、四臂螺旋天线、缝隙天线等,各个类型的天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相应的局限性,根据其不同的结构特点和电特性,其应用场景范围也相应改变;微带贴片天线由于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重量轻便,剖面较低等特点,在通信、遥感、雷达系统中都得到很广泛的运用,自从微带天线被提出以来,北斗导航天线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北斗导航天线上半年,国家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很多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27万台/套,同比增长46.93%,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

  当前,北斗产品、技术和服务已出口至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交通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对于北斗天线系统来说,主要的应用方向是与互联网,物联网相融合,不断的开发新产品。

  中研普华通过对盐酸异丙嗪片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盐酸异丙嗪片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2020 爱博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6139号-1